第393章 飞天圆梦(第2页)


    你要明白,单机数据库,一定比多机联动的数据库更加稳定、安全。
    尤其对银行、证券公司这种金融公司来说,数据稳定是最重要的。”
    “怎么做呢?”
    “量子技术,听说过吗?”
    周不器打了个激灵,脱口而出:“量子计算机?”
    姚院士开玩笑的说:“小周还是很懂的嘛,我就说嘛,一个纯外行,怎么有信心做这么大的事,办起来这么大的公司。”
    量子计算机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甚至是猜想阶段,杨振坤皱眉道:“姚老,这个构想还很遥远吧?”
    姚院士摇了摇头,“未必呢,我回国的时候,就听到了一些消息,美国那边已经制定了量子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规划。
    如果量子计算机真的做出来了,处理效率会是当前全球处理速度最高的超级计算机的……1亿倍!”
    杨振坤心头一震,莫名的有些惶恐。
    下意识的把目光看向了周不器。
    如果量子计算机制造出来了,那么分布式处理再没有任何意义!
    人家一匹量子马,等于几亿匹普通的马。
    这还怎么比?
    多机并行的思路将会彻底瓦解,Oracle那种传统的单机模式,将会持续闪耀全球。
    数据库领域本来就是个生态链很完善的市场,想打破巨头的封锁千辛万难。
    结果自己这边好不容易把分布式数据库做出来了,人家量子计算机出来了,传统的数据库模式依靠着超强的量子计算能力,继续焕发新生。
    那就只能等死了。
    没办法,只能是周不器硬着头皮上了。
    在这满堂科学家的注视下,要他这个外行指点江山,还真有点小紧张、小激动呢!
    “咳咳,我说两句吧。”
    周不器这句话很冒失,却没引起科学家们的鄙视。
    因为谁都知道,这个年轻人才是大金主。
    自然基金资助的那几百万,对研发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尤其是最新思维的分布式数据库,那投进去的钱就海了去了。
    这个项目能不能做,不在于自然基金,不在于这些老家伙们,而在于这个年轻小伙儿。
    “各位都是老师、前辈,本没我说话的份,可我觉得……我是个外行,但也听说过量子计算的概念,好像是跟物理学中的量子纠缠相结合?可这在物理学领域,都是最顶尖的尚未成熟的领域,想跟计算机相结合,那就太难了。”
    “嗯……我不是说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不行,你们都是专家,肯定比我懂的多。
    我就是觉得,即便美国真的把量子计算机研究出来了,也顶多是在实验室里。
    要想真正的实现商业用途,没有个三五十年的发展,远远不够。”
    “那么长远的事,说不定我国也能学习、效仿,研制出国产的量子计算机了呢?而且,在我看来量子计算机的存在与否,根本不是重点。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