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 第256章 赈上(第2页)


    知府对李石很重视,怕他出事,还特意拍了八个人高马大的衙役过来接他,李石也不与他们寒暄,一边爬上马车,一边问北城门的情况。
    在靠近南城门的时候,李石撩开帘子往外看,发现新搭的棚子里生起了火堆,偶尔李石听到有喧哗和孩子的哭声,但好在没有发生大的乱子。
    旁边骑着马的衙役循着李石的眼睛看过去,就解释道:“大人派了驻军过去,今天晚上,棚子里的灾民都生了火,好在前一段时间大家收集的柴禾不少。”
    “可再多的柴禾也经不起这样烧,”
    李石眼睛深沉的看着那绵延看不到头尾的火光,“一旦连取暖的柴禾都没有了……”
    听到李石说话的衙役心中都发沉。
    其中有经历过十多年前那场灾难的人更是心有戚戚焉。
    李石赶到北城门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大夫在救治受伤生病的人了。
    知府看见李石忙迎上去,他将李石请来,主要却不是让他治病救人。
    以前知府是不将李石看在眼里的,他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夫,就算底下的弟弟和小舅子都是进士,当了知县,他也只是抱着结善缘的思想罢了,一个大夫还不到让他屈尊降贵的去结交。
    但这次赈灾最开始却来源于李石的义诊,几番接触下来,知府也不得不佩服李石的心机手段,在他看来,这人只是去做大夫实在是可惜了。
    今晚灾民有些骚乱,知府将两个心腹叫来外,就是去请李石,李石的智慧说不定能助他走过这次劫难,“……朝廷的赈灾银子和粮食都到了,只是这灾民日渐增多,最要紧的是,天气越发的冷了,只怕到时这些赈灾银子和粮食都不够。”
    知府满脸发愁,“我们盖的棚子也不够呀。”
    而且只是木头和干草盖起来的棚子,根本就不保暖,今天晚上的一场大雪就逼的大家不得不生火取暖,而在棚子里生活,还得时时有人盯着……
    李石沉思,对知府拱手道:“大人不如先想对策,石先去救人。”
    说着点了两个药童就背着药箱朝受伤的灾民而去。
    知府的智囊有些不满,“这李石也忒不识好歹,大人问他是看得起他,竟是不回答一声就走了。”
    知府却眯起了眼睛,也卷起袖子道:“走吧,我们也去帮帮忙。”
    知府身后的智囊张大了嘴巴。
    知府自然不可能一直埋头干活,还要不断的调停大家,控制全局,但就是这样,他的思路也得到了一个扩展,
    知府今年不过三十五岁,能在朝代更迭中一直稳坐知府位置,又能在三大家族中中立,自然不可能是笨蛋。
    刚才李石分明是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但对方却没有一时回绝他,以他对李石的了解,李石必然是有了思绪,却还不够成熟,这才通过干活的空隙来完善自己。
    知府知道,有时候苦思一件事不得其果时,暂时放开反而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石的义诊很有名,这段时间又一直游走在灾民之中,因此大家都熟悉他,见到他都客气的叫一声“李大夫”
    。
    李石冲他们点头,将披风接下来盖在一个孩子的身上,抓起一个烧得人事不知的孩子的手把脉,他快速的给孩子扎了几针,然后就从药箱里拿出一瓶药倒出一颗药丸给孩子服下,对抱着孩子的大人道:“将孩子抱紧来,靠近一些火堆,别让他再受寒,用东西包一些雪来给他降温。”
    李石细细的嘱咐一番,就去看下一个病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