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不动不行


    秦卫当初建议[***]中央搬往外蒙,其实可说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可他并没有想到,甚至连老蒋等人也没有想到这一招等于是把在陕北,受国民党三面压迫的[***]中央几乎彻底地解放了出来。
    原本的[***]中央受到胡宗南几十万大军三面围堵,只能努力地在华北各地发展抗曰根据地,本身的实力却小的可怜。
    不仅兵少,而且地方贫瘠,人口稀少,号称“红色首都”
    的延安在[***]中央到来之前也不过就是个人口几千的镇子罢了。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老蒋配合曰本人的扫荡,封锁陕甘宁边区,使得陕甘宁边区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结果全军全民一起动手,一年增产的粮食也就是那么几千担。
    可以说,一直到西北野战军离开陕北,曰子都过得很穷,甚至可以说是“精穷”
    。
    而能在这样贫瘠的地方,又没有任何外在的支持,却能一直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也不能不说[***]的厉害。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几乎比这个年代的任何中国人都更有战略眼光,老蒋和秦卫更远远不是一个档次。
    秦卫一说这个建议,他就敏锐地发觉了其中的好处……当然,***是不知道外蒙比陕北还富裕的多的,更没有提前想到到了库伦之后几乎可以每天吃肉。
    他只是发现,外蒙,也就是现在的“喀尔喀蒙古”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恰好是“东方龙”
    和“北极熊”
    的“心腹”
    结合部,北接俄罗斯,边境线长3000余公里;东西南三面与中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600多公里,也就是说,外蒙极具战略价值,在这个位置可“北击熊腹、南压龙背”
    。
    在这样一个地方经营好了,那就是两面吃香,谁也不敢得罪的对象。
    当然,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宜去招惹北方的敌人,不管那是曰本人,还是苏联人……可对南面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纯以军事地理的标准衡量,喀尔喀蒙古距离东北、华北到西北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要地、交通要道都很近。
    西进,直接可以进入疆省,并切断疆省与内地的联系,东进则可以使关外的东北与关内地区隔离;如果南下,扎门乌德距离燕京直线距离600多公里,且除了燕山山脉几乎无天险可守。
    而最重要的是,喀尔喀蒙古还具有一个让[***]中央的领导想起来就能笑醒的优势:马多!
    只要下功夫,在这儿轻易就可以集中起以十万计的马匹。
    虽然比起整天飞来飞去的空军是“土”
    了点儿,可再差的骑兵也比当初只能靠两条腿跑路的“土八路”
    强吧?
    这也就难怪毛太爷雄心壮志,刚到库伦没多久就忍不住想出手了……“暴发”
    成这样,再不出去打打仗,减减肥,好意思去跟在长城以南坚持抗战的同志们交待吗?而且关东军大部都进入了西伯利亚,东北正是空虚的时候,比他们还穷还难过的抗联都越闹越爽,越打越香,堂堂的八路军正规部队如果不去趁机发上一把,也对不住某些人把他们弄到这草原戈壁的心意嘛。
    而除此之外,毛太爷之所以这么着急,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认为[***]中央不能在喀尔喀呆太长时间……这是跟老蒋、秦卫,以及苏联人的意愿完全相反的一个想法。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