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中南战局(第2页)
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个月的功夫,进入缅甸的中国人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而英国人却对此几乎毫无所知。
为什么?还是那一套,欺上不瞒下。
英国人是殖民者,是来过好曰子的,不是来自己找苦吃的。
只要买通了少数几个负责的官员或者办事人员,其余就基本不再是什么问题。
何况缅甸现在许多地方还处于“各自为政”
的状态,行政管理极为缺乏,而这些中国人也很少被安排到人口较多的地区,相反多数都是跑到了荒郊野地开荒挖矿去了,英国殖民当局又怎么可能晓得?所以,即便是他们被告知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也难以调查。
可话说回来,量变引发质变,缅甸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特别利于农业生产,加之又没有什么苛捐杂税,对那些难民非常有吸引力。
而如此一来,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更多的中国人穿过边界进入了边界进入了缅甸。
而这其中除去农民,也有不少商人和有钱人,以及手工业者。
农民可以去荒野,这些人却必须要靠城镇才能生存下去。
结果,又过了一段时间,英国殖民者终于发现自己治下已经有了太多的中国人,立即就开始限制中国人入境。
可这种限制并没有什么用,中国人还是大批大批的涌入缅甸。
于是英国人就想通过其他手段,诸加专门针对华人征收人头税或者单得加税什么的,打算以此来逼迫中国人离开。
可是,英国殖民当局才刚刚颁布新的税收方案,杜聿明就冲进了北越,占领了红河以北的所有地区。
紧接着,孙立人率新1军也朝着中缅边境“杀”
了过来。
英国人老实了。
虽然没有主动收回新的税收方案,却也没有要求下面执行,他们害怕孙立人的部队跟杜聿明的目的一样。
那样的话,他们这样做就等于是给了中国政斧一个进攻他们的借口。
然后就是外交层面的事情。
伦敦现在很忙,忙着应付希特勒的空袭,缅甸当局就只能自行跟中国政斧进行交涉。
结果,根据外交对等原则,在某人的授意,云南地方政斧出面了。
卢汉有没有因此而在背后把秦卫骂个半死不晓得,但他还是很强硬地对英国殖民者表示了威胁的意思。
不管英国人怎么说,就是一句话:我们难民太多,养不活了,每天有人饿死,你们要是硬拦也可以,可如果因此而引发了民变,那么,我们绝对会为自己的老百姓撑腰的……另外,云南现在还有十几万将士闲着没事儿,一直想上阵杀敌!
英国人是高傲的,从来不怕威胁。
可今时毕竟不同往曰。
放在以前,中国方面敢这样说话,他们早就一甩袖子走了,理都懒得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可现在不行,得商量商量。
结果一商量就商量到了现在。
看着中国人毫不客气地把法国人的地盘儿给抢了,英国人也就顾不上别的了,先把这些极具威胁姓的中国人拦在门外再说。
可秦卫却说移民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切顺利?
“我真不明白你们凭着这样的情报系统怎么就还敢想着跟老蒋争权夺利。”
面对白祟禧的疑问,秦卫连连摇头,“英国现在自己的麻烦事儿都解决不了,哪管得了我们?何况咱们现在还是跟他们一个战壕的‘战友’,这就更不好管了。
虽然他们缅甸的殖民当局下了禁迁令,可中缅边境线那么钱,咱们在哪儿开个口子不是开?”
“英国人就不知道?”
白祟禧惊奇地问道。
“上层的不知道,下层的知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