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丘吉尔出场(第2页)


    罗斯福沉声道。
    德国人的“狼群战术”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另一版本,而这种战术的发明人正是当初德国人在进行无限制潜艇战时的一名潜艇艇长。
    卡尔.邓尼茨。
    在一战的时候。
    潜艇虽然是在水下发起进攻。
    但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白天对大型舰队展开对决……这种对决虽然会以较小的代价对军舰造成重大的伤害,甚至直接使其沉没,但同样也会让潜艇遭受到来自舰艇的攻击。
    潜艇可不是轮船,遭到攻击之后。
    上面的人至少还有逃跑的机会。
    潜艇一旦受创并失去上浮的动力,如果运气好,还能弃艇而逃,可更多数的时候却是连艇带人葬身海底。
    那种憋在潜艇舱里等死的感觉可以想象有多么可怕。
    而邓尼茨就是改革了这种让潜艇白天出战的战术。
    “狼群”
    先是分散游猎,发现目标之后立即就会通知伙伴前来捕食猎物。
    不过它们发起进攻的时间不是白天,而是晚上。
    并且,面对护航的军舰,邓尼茨大胆地让“狼群”
    在夜晚浮出水面……夜色和海水是潜艇最好的防护,而军舰的声纳却往往只是监测水下。
    而非海面。
    所以,“狼群”
    就这样轻松躲过了护卫舰的监测网,轻松地靠近了目标。
    然后……面对凶恶的狼群,就是一般的战列舰一不小心可能也要遭劫,何况那些普通的商船?
    这招战术非同小可。
    而早在二战正式爆发前的一年。
    邓尼茨就指挥手下的“狼群”
    袭击了“雅典娜”
    号客轮,使之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开始下沉,并最终葬身海底。
    而最近这一两年内,邓尼茨的“狼群”
    在大西洋上横行无忌,多次袭击盟军的大型运输船队,无往不利,几乎使得夜晚航行成为了盟国船长们的心理阴影。
    可盟军一直到目前为止对“狼群战术”
    还是没有任何的办法。
    一般的大型船队,即便是有重型舰队的护航,如果遇上20条以上的德军潜艇,那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加强护航制度只会减轻德国人在海面上的压力,这无异于用另一种方式达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