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商 第二节 宝陀山(第2页)


    不愧是贾舶人家子弟!”
    周颖思微微笑道:「既是贾舶人家,我们谈谈生意吧!
    」周颖思,毕竟是大哥。
    颖秀、颖言、颖慧听得此言,便各自敛容端坐,等待周颖思继续说下去。
    「这趟出海,以守拙为主。
    守讷,你要听守拙的,切勿自作主张。
    尤其要记住言多必失。
    我就怕你一时口快,泄漏压舱那些货物,惹来麻烦。
    」周颖思细细叮嘱着。
    原来当时市舶贸易当中最值钱的货物,除了香药宝货与锦缎瓷器外,还有一项大宋朝禁止外流却屡禁不止的东西,那就是铜钱。
    早在宋太祖时期就有明令,「铜钱阑出江南、塞外与南蕃诸国,差定其法。
    至二贯者,徒一年。
    五贯以上,弃市。
    募告者赏之。
    」等到庆历年间,法益严厉。
    「以铜钱出外界,一贯以上,为首者处死;其为从,若不及一贯,河东、河北、京西、陜西人决配广南远恶州军本城,广南、两浙、福建配陜西。
    」即便这市舶贸易大兴的熙宁朝,透漏铜钱仍是大罪。
    不过,虽然严刑峻法,却因获利丰厚达十倍,所以宋钱仍然透过各种途径流出中国。
    尤其舶商贩货海外,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最是透漏严重。
    大凡贸易海外的舶商都或多或少走私点铜钱,周家亦不能免。
    此刻两条船的舱底都放置一瓮瓮的小平钱,权充压舱货物,准备走私到倭国,牟取暴利。
    「守拙,此番前往倭国,博买倭刀、黄金、硫磺后,续航高丽,购回人参、皮货,并买铜锭,然后尽速转回明州,勿事逗留。
    」周颖思话语刚落,周颖言便急忙问道:“大哥,此次就只买回这些货吗?!
    倭刀管制甚严,硝磺产量有限,我们能买到多少?船舱必然还有余敷,难道就这样空着吗?出海一次不容易啊!
    况且硝磺只能卖给官家,能有多少利润?这样不划算的。
    还有铜锭,我们又不私自鼓铸铜钱,要那些笨重的铜锭何用呢?”
    “我正是要与官家做生意!
    」周颖思突然严肃起来。
    凝神半晌,又继续说道:「军器监博买硫磺数量愈来愈多,诸钱监需铜孔急,硫磺、铜锭必然将涨,这是明摆着的事。
    我要用这两船的硫磺、铜锭当成敲门砖,打通官家榷易的关节!”
    此言一出,四座俱默。
    素来与官府打交道是大海商的专利,一般中小海商只有被抽解的份,哪能和官府平起平坐,秤斤论两。
    以周家财力,讲句难听点的,根本是「难登大雅之堂」。
    无怪乎三人会惊讶,就连最轻狂的颖慧都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态,只是碍于兄长颜面,不敢当面反驳而已。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